在河北足球版图中,保定容大这支中乙球队正悄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。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中超豪门时,这支扎根保定的球队却用十年时间,打造出一条令人惊叹的本土球员生产线。
一、青训土壤里长出的"容大基因"
走进容大训练基地,墙上"为河北培养自己的球星"的标语格外醒目。俱乐部总经理王霄告诉记者:"我们坚持'本地苗子优先'原则,现在一线队有9名保定籍球员,这个比例在中乙绝无仅有。"
22岁的边后卫李岩就是典型代表。这个从小在保定体校踢球的小伙子,去年在对阵青岛红狮的比赛中上演"一条龙"破门,视频在抖音获得200万播放量。"没有容大青训教练的坚持,我可能早去读大学了。"李岩摸着后脑勺笑道。
二、老带新的更衣室哲学
更衣室里,35岁的队长张爽正在帮19岁的刘子阳绑护腿板。这种画面在容大司空见惯。"我们要求每个老队员必须带两个年轻球员,"主教练赵图强拍着战术板说,"包括教他们说保定话,这是融入球队的密码。"
这种传承效果显著。上赛季球队的35个进球中,本土球员包办28个,U23球员张晨更以12次助攻成为中乙"助攻王"。
三、社区足球的化学反应
每逢周二,容大球员都会出现在保定的社区球场。前锋王海涛说:"教小朋友踢球时,总能从街坊那里听到'当年看你爸爸踢野球'的故事。"这种扎根社区的运营模式,让球队上赛季场均上座率达到中乙第一的6832人。
在保定老球迷刘大爷看来:"这些孩子穿着印有'保定'二字的球衣,比什么大牌外援都让人热血沸腾。"或许,这就是本土足球最动人的模样。